推荐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积石山县博物馆线上展览之:积石古迹—一渡六关

时间 : 2020-02-19 作者 : 积石山县博物馆 访问量 : 995
  • 近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博物馆采取闭馆疫情防控措施。为全面打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展览传播的积极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积石山县博物馆精心推出一系列线上展览,让您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逛博物馆。

    临津古渡是黄河上游一个非常古老有名的渡口,也称黄河上渡、官亭渡、积石渡,位于今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存有遗址。是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始于汉代、繁荣于唐宋时期。千百年来,作为古道要津,临津古渡不仅连接着甘青两地的交通地理,更见证着两地文化交流、经济繁荣、民族团结。

    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民族的融合,让多元文化在这里孕育和发展,保安腰刀、彩陶文化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渡口附近,唐设积石军,金、元设积石州,明设积石关。明朝在渡口上设官船2只,水夫20名。清代改为民渡,置官船1只,一直沿至中华民国。1949年8月王震大军附62军从此渡过黄河,挺进青海。

    1985年11月28日,中央和甘肃省共同投资450万元,在临津古渡口开工建设大河家黄河大桥。1988年11月15日竣工通车。大桥如一道彩虹横跨在黄河上,古老的临津渡结束了靠船摆渡的历史,天堑变为通途。诗人柯一的《临津古渡》一诗咏这件事曰:“黄河东流去,浊浪排空来;临津古渡口,今朝绘彩虹。两省三县客,往来如穿梭;各奔致富路,共谱团结曲。

    积石关 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关门社西面出口与青海循化县交界处,与关门村紧邻的黄河边上,河州二十四雄关之一的积石关“地险天成第一关,屹然积石出群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形十分险要,是重要的军事阵地。《河州志》云;隋置临津关,命刘权镇之,金大定二十二年改军为州。明朝始制九边政策,在全国设立关卡。中华民国初,把守官兵撤离。所以,积石关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与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西夏等部族争夺的军事要地。目前,积石关已失去关口原来面貌的雄姿。以其壮美的风光、大禹导河的传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崔家峡关 遗址位于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西侧的崔家峡中,明洪武年间开设。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今无存。有小路出关,南与樊家峡关相通,向南翻越五台山,可达青海省循化县北庄乡镇

    樊家峡关 明洪武年间设关,称贾喇嘛山口。清代改称樊家峡关。位于积石山县刘集乡南12.5公里的樊家峡中。关口曾设石栅一道,有遗迹可辨,有小路南通五台关,北连崔家峡。关东为黄草坪牧场。西南侧是海拔4100多米的五台山主峰,山势险峻,峭拔苍翠。

    大峡关 明洪武年间设关,称西山小路山口,清康熙年间改称大峡口关。位于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南约12.5公里的大峡口,这里两山如削,峡口处宽约百米,乱石林立,有石栅遗迹。有小路沿大峡西去,入青海省境内。

    五台关 明洪武年间开设,称为火烧岭山口,清代改称五台关。位于积石山县吹麻滩镇西南约15公里的五台峡中,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6′,北纬35°41′。关口旧设石栅一道,遗迹尚存。有小路顺峡谷直通五台山峰。


    红崖关 明洪武年间设关,称红崖子山口。位于积石山县居集乡西的甘藏沟中,可通往甘南州夏河县境和青海省循化县起台堡。东距丹凤山村约2.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0′,北纬35°38′。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暗门一座,今无存。


    癿藏关 明洪武年间设,又称小关,位于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村一公里的风沟口,是经乌龙沟通往老鸦关的重要通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5′,北纬35°34′。在沟口狭窄处曾设有关墙,今无存。


    图文:崔培财  核稿:李海元









    返回 【社会教育】列表
  • 手机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