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积石山县博物馆线上展览之:积石名片

时间 : 2020-02-18 作者 : 积石山县博物馆 访问量 : 931
  • 近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博物馆采取闭馆疫情防控措施。为全面打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展览传播的积极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积石山县博物馆精心推出一系列线上展览,让您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逛博物馆。

    彩陶王的故乡(三坪遗址)

    位于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三坪社以北700多米处的坪沿边上。东面为二坪沟,南面近邻三坪小学,西面为死人沟,北面临近黄河,面积约13500多平方米。在1987年文物普查资料记载:当时现场调查中发现有窑址三处,因长年暴雨洪水冲刷窑体坍塌变形,无法辨认原有形状。在坍塌废 窑址旁有许多灰土层,有一处灰土层厚0.3--0.6米左右,长约1.8米,灰土中杂夹着许多残片,为泥质橙红陶片。在“二普”期间,县文化馆职工在当地征集了十多件彩陶罐、钵、豆、壶等陶器。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出土文物精美,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马家窑文化类型的聚落址。199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彩陶王”马家窑文化双耳四鋬彩陶瓮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距今约为5000年-4000年。马家窑文化按其发展进程可划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

    1949年8月,安集乡三坪村支部书记戚永仁在三坪遗址圆咀山脚下的废窑址中发掘出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双耳四鋬彩陶瓮,陶瓮通高49.3厘米,泥质橙红陶,敛口,阔肩,腹部逐渐下收,平底。口沿处有四个对称的鸟喙形凸起的鋬, 腹部两侧为两个对称的半环耳。从口沿至腹部用黑彩绘有三层花纹:上层图案为变体草叶纹;中层为连续漩涡纹,漩涡中心饰以圆点纹,体现了马家窑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下层图案为平行水波纹,其中还点缀着弧线和圆点纹;因体型硕大,花纹富丽流畅,造型古朴典雅,制作精美,出土完整,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命名为“彩陶王”。 1954年戚永仁无偿捐赠国家, 1990年4月邮电部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面额为30分的邮票,发行于国内外,使这一瑰宝闻名于世。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


    图文:崔培财   核稿:李海元


    返回 【社会教育】列表
  • 手机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