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大禹文化 讲好甘肃故事
读懂大禹文化 讲好甘肃故事
大禹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融入甘肃人的每一寸生活空间。
大禹文化,源自甘肃,随着黄河水的流淌,千年来安静而有力地传递着甘肃人独有的精神、文化。
陇剧《大禹治水》剧照
7月12日,以挖掘大禹文化资源,弘扬大禹精神,打造“大禹导河的源头”品牌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临夏州积石山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大禹导河与积石山,大禹神话、传说、故事、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大禹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临夏州、积石山县如何打造大禹文化品牌,大禹文化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禹生平事迹及神话传说的价值意义等为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其中,关于“导河积石”的话题,被专家学者们屡次提及。
被尊为“五经之首”的《尚书》中,有一篇很有名的《禹贡》,多处涉及积石山及甘肃境内的山川。
《尚书·禹贡》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
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并成认为:此处“积石”是指小积石山,位于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部,黄河经此流过,形成一条长约25千米的峡谷,叫作积石峡。峡中两山对峙,壁立千仞,重岩叠嶂,遮天蔽日,大有将崩欲倾之势。黄河奔流其间,雪浪排空,水声轰鸣,震人心弦。而著名的积石关,就设在峡谷东端,关内为积石山县,关外为青海省循化县。相传大禹在积石山用神斧劈开石崖,疏浚黄河,消弭水患,两岸层层叠叠的崖壁纹路即是大禹凿山导河时留下的斧凿之痕。
积石关为丝绸之路南道重关要隘,东连河州、临洮以至天水、关中,西通湟水流域,进而连通唐蕃古道和河西走廊大道,地位十分重要,明代设茶马榷场于积石关内,为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茶马互市之地,交易十分活跃。明御史范霖《题积石》诗云:“黄河滚滚自西来,此地曾经禹凿开。”
《尚书·禹贡》又曰:“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入于河。”沣水源于陕西户县东南,北流入渭河;鸟鼠同穴山在我省渭源县西南,系渭河源地,相传大禹在此凿山导河,疏通水道。山上建有禹王庙,俗传周武王所建,历代屡有修缮,今存正殿一座。庙侧有三眼清泉,呈“品”字形排列,名“禹王神池”,三泉汇集后成河,称作禹河,系渭水正源。
除积石山县外,临夏州的广河、临夏等县,亦蕴藏着丰富的大禹文化资源。临夏县北塬三角乡有大禹庙、禹王庄。据有关记载,广河县为大禹的出生地。广河在汉代设有大夏县,县境内有大夏水,就是如今的广通河,前凉又设大夏郡,直到唐代仍置大夏县,属河州。《水经注》卷二引《晋书·地道记》曰,大夏“县西有禹庙,禹所出也。”指明大禹出生在这里。这一禹庙位于广河县城南西坪高庙山上,如今遗迹依稀可见,出土有汉代及汉以前的砖、瓦、瓦当等。
《尚书·禹贡》又曰:“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导”即开通之意,弱水即流经今张掖等地的黑河,合黎即位于河西走廊北部的合黎山,绵亘张掖、临泽、高台、金塔等市县。传说当年大禹带领民众凿通合黎山脉,使弱水下泄,余波流入黑河下游一带的沙漠。
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原甘肃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张克复也表示,大禹治水导山,多数开端于今甘肃境内。如导九山,古人分为三条四列,其中二条三列开端于今甘肃;治水导九川,其中六川开端自今甘肃。大禹治水的传说遍布甘肃全省。据地方史志所载,甘肃9个市州,25个县、区,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
耸立在兰州市区北部的九州台,为市区内仅次于皋兰山的第二高峰,山势峻拔,直上如台,台上堆积黄土厚达335米,是世界上风成黄土最厚的地方之一。台之东北西三面,有白塔山等数十条黄土山梁犹如黄龙趋奉台下,故又称九龙台。传说大禹导河,登台指点九州形胜,故名九州台。兰州黄河南岸的伏龙坪,传说即是大禹治水降服妖龙之地。
李并成教授认为,传说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况且《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这些地方绝非虚诳,均是可以考实的:“书中将我省境内的许多山川与大禹联系起来,突出地显示大禹文化在我省的巨大影响。”
《大禹治水·积石关》泥塑
土豆、走地鸡、大鲤鱼……丰富而精致的菜品,体现着临夏美食的魅力,也展现着丰俭由人的宽容。如今,“浪山”不只满足享用,更是亲友交流、社交沟通的手段,是临夏人骨子里流淌的源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浪山”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烧地锅锅和烤羊肉。
烧地锅锅就是在地边或临坡挖一个土灶,灶口上面用土块垒起圆锥形的小塔,土块从最底层开始由大到小、从下而上依次层层相垒,封闭好塔尖,然后在所挖的灶膛里烧柴火,等整个土灶达到一定温度后把洋芋、土鸡、鲜鱼放进去,最后推倒垒砌的土块将整个灶膛密封严实,约两小时,把所有美食一起刨出来吃就可以了。烧出来的洋芋和鸡肉等皮黄内酥,喷香诱人,美味无双。
临夏当地以此发展旅游业,引来新业态。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浪山”,以新的方式活化重生。
让大禹文化印记回归百姓生活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临夏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有四组非遗泥塑是这里的“镇馆之宝”。他们分别是“丝绸之路·河州段”“彩陶王故里”“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和“大禹治水·积石关”,这四件作品均出自临夏非遗泥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常天平之手。
四组作品中,常天平最喜欢的就是“大禹治水·积石关”。常天平说:“在构思创作前,我读了一些历史材料,发现大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治水带来的功绩,还有大禹文化中‘以人为本、心系民生的民本思想’‘因势利导、疏堵相宜的创新精神’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每到周末,临夏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陶艺馆都会迎来不少小朋友,他们在这里了解
甘肃大地上优秀灿烂的文化,体验非遗泥塑的制作技艺。
每当这个时候,常天平都会向孩子们讲解非遗泥塑的历史渊源,介绍甘肃大地上各种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故事。常天平认为,这是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去年,省委省政府对“十四五”时期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再次部署。其中就有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要求。
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不仅要建设黄河干流文化旅游带,还要建设以大夏河、湟水、洮河、渭河、泾河五大支流文化廊道,以及“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支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发展。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大夏河、湟水、洮河、渭河、泾河五大支流,正是大禹文化在甘肃传承的地方,可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更加务实具体,回应了发展需要,体现了深度聚焦文化强省建设、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主题。
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项目,必须落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线两区多节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三园三段八点一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带五廊六区多点”等建设项目。
除此之外,《意见》还提出,打造华夏文明发祥地文化旅游体验甘肃地标和黄河文化旅游带。以此展示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甘肃特色,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不断提升甘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甘肃人的文化自信心。
大禹治水的源头所在积石关
由甘肃省陇剧院创排的原创陇剧《大禹治水》,被誉为“陇剧曙光”,同时也入列“甘肃省重点文艺精品创作”计划。
从2021年10月15日首演至今,《大禹治水》不仅完成了省内巡演,还惊艳亮相济南市梨园大戏院,去年并成功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