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育强县,文旅兴县”积石山县六张特色名片解析

时间 : 2021-01-10 作者 : 积石山县博物馆 访问量 : 3897
  • 引言: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州西北角小积石山东麓,处于东经120°41′-103°05′,北纬35°34′-35°52′之间,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省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南北宽约33公里,东西长约37公里,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

    目前,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辖4个镇、13个乡,共145个行政村、6个社区、12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6.8万人,有汉族、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等十个民族。

    历史沿革积石山县夏为雍州地,商、周为羌、戎地。战国末期入秦国版图。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置河关县(今大河家乡康吊村),属金城郡。三国时属魏。西晋初设临津县,属晋兴郡。西秦永康元年(412年)设冶城县(在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刘集村),属建昌郡。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置凤林县。唐贞观五年(631年)置米州(今积石山县大河家)。十年(636年)设米川县,属河州。仪凤元年(676年)凤林县西移更名为安乡城(今安集乡境内)。天宝元年(742年),改安乡县为凤林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归循化厅管辖。民国18年(1929年),县境属循化县、永靖县、临夏县。1961年县境属临夏县。

    198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积石山县六张特色名片

    大禹治水的源头在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说的就是位于我县大河家镇的有积石锁钥之称的积石雄关。它不仅是河州八大景之一,还是古河州二十四关之首。大禹在此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大业,从而积石也名扬天下,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更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积石峡内黄河中流,冲出石峡东流而去,两岸峭壁千仞,陡峭得像刀砍斧削一般,那危石险峰,横出天汉,大有将崩欲倾之势。历代文人骚客每每被这壮美的奇景感染,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优美动人的大气之作。晋成公绥在《大河赋》中赞美道:“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这也是对积石关最好的写照,因此,有诗人当年来此,面对此关,写诗赞颂曰:“地险天成第一关,嶷然积石出群山。”写尽它的凶险万端。山为水骨,水为山魂。积石关的雄险,积石山的峭陡,都是因为有黄河之水,天边而来,流经此处,汹涌澎湃。

    在这里,刘禹锡一身青衣,面对浩荡之水,惊诧在黄河的奔流万里,雄壮气势中写道:“谁开黄河源,流出混沌河?积雨飞作雪,惊龙喷为波”在他的眼中,河水东来,一曲九折,白如飞雪,清亮洁净。水虽清,已具浩浩气势,凛然不可阻挡。元代诗人杨仲弘,则更写出其分割山川的雄浑道:“禹功疏凿过殷勤,宇内山川自此分。”黄河之水,到了这儿,分割天地,断开山川。元朝之后,天下再次一统。到了永乐大帝时,天下太平,一片安康,著名的大文人解缙漫游到此,挥笔写道:“积石唐家节度城,吐蕃羌帽帐纵横,而今河水清无底,时有游人月下行。”言外之意,隋唐战争,已经一去不返;宋元硝烟,也已经散尽。大明盛世,万物阜盛。这儿更是一片歌声,一片羌笛,一片欢笑。明朝以前,积石关叫临津关。这个关口是前凉张轨所置,隋、唐、宋、元均称之为临津关。通常派把总一名,兵五十名,长期守卫,至到清末,关防始终不懈。

    临津关自设关之日起,就筑有依山傍河、扼控咽喉的宏伟关门。到了明、清二朝,临津关已成为西锤重镇河州所辖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大关。岁月如梭,人世沧桑,昔日的临津关在无数次狼烟烽火、战乱灾荒的浩劫下早已荡然无存,只有险峻深邃的积石峡仍作为甘青两省的一道门户,巍然屹立,扼控着黄河。

    中国“彩陶王”的故乡彩陶王”全称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双耳四鋬彩陶瓮,出土于安集乡三坪遗址,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陶瓮以器形之高大、图案之精美、出土之完整,被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命名为“彩陶王”,年代之久远而闻名国内外。陶瓮”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平口,短颈,阔肩,腹部渐收平底。口沿处有对称的四只小突鋬,腰腹部有双耳。体型硕大,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草叶纹,中层为连续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草叶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饰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饰最宽,为主体花纹。彩陶瓮周身共绘四个大旋涡纹,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四个大旋涡纹首尾相连,成为有机的连续体,每两个大旋涡纹之间还饰有小旋涡纹,纹饰富有极强的动感和气势,犹如黄河奔腾,巨澜翻卷;又似微风鼓浪,玉珠轻溅。仿佛让人感受到了5000多年前的黄河波澜壮阔、气势汹涌的景象。整个绘画技术富丽流畅,造型古朴典雅、雄浑壮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先生在他的专著《陶器鉴赏》一书中这样描述这件彩陶瓮:“制作十分精致,图案异常精美,线条匀实,纹理繁复,构图精细,部局规整。纹样波浪起伏,涡旋流动,表达了极其波澜壮阔的美观效果,十足的精彩。造型也很特色,口沿外四钩形钮,腹部双耳,表面打磨光滑,可以称作中国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充分显示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最高造诣。”1990年4月10日,国家邮电部还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面额为30分的纪念邮票一枚,发行国内外,使这一瑰宝大放光彩。美妙绝伦的彩陶王是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代表,因此积石山县成了“彩陶王”的故乡。据已发现的石塬乡元山、安集乡三坪等遗址出土的墓葬和陶器表明,在第四纪全新时期,这里已具有发达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这些遗迹表明,积石山地区的先民早在五千年前就生活在黄河沿岸,开拓荒莽山野,繁衍生息,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灿烂的彩陶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保安族聚居的地方: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的保安族就聚居于积石山县,它的主要聚居地是大河家镇梅坡、甘河滩、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和柳沟乡斜套村等地。保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积石山县特有的少数民族,是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中亚时编入“探马赤军”和“各色技术营”的中亚色目人,后带入中国青海同仁屯田戍守,与当地回、藏、土、汉等民族联姻结亲,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族大致形成于明代中叶,世代居住在同仁尕撒尔、保安堡和城外的下庄。保安族有本民族语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通用汉语。清同治初年,辗转迁徙至积石山县大河家,现主要分布在大河家镇的大墩、梅坡、甘河滩村,通称“保安三庄”,以及刘集乡的高李、肖家大庄、团结村和柳沟乡的斜套、袁家村等,在别藏、寨子沟、吹麻滩等乡镇也有零星居住。保安族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为大节日。主要从事农业、商业、畜牧业、副业和手工业,手工业中尤以锻制保安族腰刀最为突出,如今已畅销海内外,其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安族口头文学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安族的居住、服饰、婚俗、小吃、腰刀工艺品、民族文化等,风情别致、独具魅力。积石山花儿、保安族婚礼、保安族服饰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的乐园:积石山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中原农区与高原牧区的过渡地带。境内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地势影响,全县气候差异很大,既有山地、高山综合气候特征,又具有小区域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县内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别是位于积石山麓的吊水峡、尕护林、黄草坪、盖新坪、大墩峡、大山庄峡、崔家峡等自然景区,沟梁相间,山坡较缓,草甸、草坡面积大,草场分布广,植被发育好,空气纯净含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良好的生态、天然的景观、温和的气候是夏季休闲避暑及风情体验的最佳区域,还可以体会到草原生活的独特情趣。这里山清水秀,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芳草凄凄。远望达里加山,云雾缭绕,青山如黛,近观山野梯田,浓翠欲滴,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从临夏或从炳灵寺一入此境,一扫黄土高原的辽阔无边,顿觉神清气爽,如醉如痴。

    中国花椒之乡:积石山县于1999年被列为全省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县上精心编制花椒产业发展规划,对以东北部干旱山区为主的适宜区实施综合治理。2004年积石山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目前花椒产业已普及到全县100多个行政村,花椒累计栽植总面积已达到30万亩,年产花椒6300吨,产值达到1.9亿元,成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同时,通过发展花椒产业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果实是上好的食物佐料,能强化食品风味,增进食欲,清寒祛热,减除肉品腥膻味,含有挥发油和脂肪,可蒸馏芳香油。花椒制品具有医疗作用,其油还可作机械化工原料。这儿的花椒以粒大、色艳、味醇、浓香而驰名,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挂满累累果实,鲜艳饱满,香飘四野。

    世界民歌(花儿)考察采录地:积石山县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青藏高原文化的交汇地带,地域文化丰富、独特瑰丽,极具魅力。被称为大西北的“国风”的“花儿”,是河州“花儿”的主要发源地和流行地之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的“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保护行动”考察组曾于2001年、2002年到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岷县、永靖县采录了裕固、东乡、保安、回族等四个民族的民歌。2004年8月积石山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为少数民族民歌采录地为“世界民歌(花儿)考察采录基地”。采录的民歌(花儿)被整理成册并刻录成光盘后,通过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回赠给当地学校,期望当地学生能够热爱并传唱本地 区、本民族的歌曲,从而使这些民歌能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河州志》、《积石山县志》、《河州史话》、《积石山风韵》


    编辑:崔培财   发布:马健

    返回 【社会教育】列表
  • 手机浏览
    回到顶部